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718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177篇
地球物理   297篇
地质学   673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于黄土高原粉尘物质的来源以及沙漠和河流对粉尘的贡献,仍未达成一致的认识。本研究以毛乌素东神木市石峁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末次冰消期以来的风成粉尘堆积和河流沉积物展开源区分析,并使用逆蒙特卡罗模型进行物源的定量计算。结果显示,粒径分布和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石峁黄土为典型风成沉积。其粗颗粒碎屑锆石(>40 μm)年龄峰值集中在190~300 Ma、300~600 Ma、1700~1900 Ma和2300~2600 Ma,年龄谱显示近源(局地基岩碎屑)、中源(黄河河沙)和远源(阿拉善地区沙漠)均有贡献; 定量计算表明,三者分别贡献71%、21%和8%的风成粗颗粒。中、近源中,黄河及其支流侵蚀基岩后搬运沉积的漫滩物质成为粉尘输移的中转站,为黄土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源。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石峁剖面河流沉积物及其上覆的黄土物质分别形成于倒数第2次冰消期和末次冰消期,两者之间的沉积间断可能指示了末次冰期至冰消期的侵蚀事件,导致了河滩物质暴露,从而形成了潜在的局地尘源。这些结果表明,包括黄河干支流在内的河流系统对黄土粉尘有重要的物源贡献。  相似文献   
992.
祁连山区流域径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选取祁连山内陆流域,采用多元性回归月径流模型,对回归系数进行了适当当处理,分别得到标准化系统矩阵和径流因子矩阵,通过矩阵元素的方向和大小来判断各参数变量对径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93.
More than 1000 seismic events in northern Europe at distances of up to 400  km from the detecting network are loca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method in which the global minimum of the traveltime function residuals is searched for using an Interval Arithmetic (IA) method. Epicentres are determined using P waves detected by the Finnish national seismic network: up to 15 stations were used in the analysis. The IA results coincide with locations provid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bulletins with a median location bias of 7.6  km.
  A second data set of 59 explosions in the Siilinjärvi mine in central Finland was examined in detail, because the locations of the explosions were known exactly. In this case, the median difference of IA locations was 3.8  km from the average location of mine explosions, while all 59 events were located within 9  km of the 'true' epicentres. The corresponding median error of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locations was smaller (3.2  km), but some Helsinki locations were well over 10  km from the mine. The convergence towards the global optimum using interval arithmetic was fas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least-squares approaches for epicentre determinations.  相似文献   
994.
The Shuanghu basin is a NE-trending rift basin bounded by NE-striking normal faults and NW-striking shear-extensional faults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Four samples from calcite veins in marginal faults and one sample from mudstone (S-3) were collected for d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huanghu basin by using the ESR spectrograph of EXM-type. Ag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lose-equilibrium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measured ESR signal spectra of samples, providing good chronological information. It is known from the ESR dating that the extensional faulting and rifting of the Shuanghu area began at 4.92 Ma B.P., followed by regional folding in 3.56-1.36 Ma, NW-striking faulting in 0.60 Ma and normal faulting in 0.024 Ma in the Shuanghu basin.  相似文献   
995.
三门峡地区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早期的古季风事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三门峡地区小刘寺剖面黄土- 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和粗颗粒组分含量曲线的研究,发现它们分别指示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变迁在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变时的新仙女木事件中显示不同的变化特征。夏季风的加强过程对应于冬季风的大幅度波动,气候为凉湿背景上的冷湿与暖湿振荡。冰后期的早期为全新世第一暧期。夏季风强盛对应于冬季风衰弱的湿暖气候,它由夏季风锋面降水的穿时性所决定,在华北地区为全新世适宜期。8 kaBP 前后为夏季风偏弱对应于冬季风偏强的干冷气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全新世第一冷期。这3 次古季风事件可与格陵兰冰芯记录进  相似文献   
996.
新疆东昆仑东部砂金分布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新疆东昆仑东部地区砂金资源的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区内砂金的分布类型,总结分析了砂金分布特征及规律。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结合本地地理环境特点,气候特点,提出该区砂金的分布及形成与区内特定的高寒环境相关,并对原生金的寻找远景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97.
云南春季低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段旭  王恒康  董谢琼 《气象》1998,24(9):16-20
在参考了国内许多文献针对各地农业提出的不同的低温冷害指标和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提出了新的云南春季低温标准,并与旧标准中的“倒春寒”和晚霜冻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冰芯中所记录的气候异常与ENSO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梅学  姚檀栋 《气象学报》1998,56(6):752-758
通过对300BP以来记录于中国古里雅冰芯中的降水和δ18O等环境气候信息记录及EN-SO事件的分析,发现ENSO的发生与古里雅降水异常显著相关。在厄尔尼诺年,古里雅冰芯中的降水与δ18O均负异常,即ENSO与古里雅的降水偏少,温度偏低相联系。  相似文献   
999.
亚洲冬夏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121,自引:26,他引:95  
陶诗言  张庆云 《大气科学》1998,22(4):399-407
根据NCEP/NCAR_1980~1995年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80年以来5个El Ni?o和La Ni?a年冬、春和夏季200、500和850 hPa合成高度场、风场、流函数场及温度场。发现在冬季El Ni?o(La Ni?a)年亚洲上空的环流型不利(有利)于寒潮向南爆发,导致亚洲冬季风和大洋洲夏季风弱(强)。在El Ni?o(La Ni?a)年冬季华南和青藏高原降水或降雪量为正(负)距平,这使得在晚春和初夏南亚的加热慢(快),导致夏季海陆的热力对比小(大),因而出现弱(强)夏季风。我们还发现强El Ni?o年冬季,在印度洋-亚洲上空出现类似于东太平洋-北美上空的PNA遥相关,我们称之为印度洋-亚洲遥相关型(IA),引起亚洲冬夏季风年际变化的物理过程都是由IA遥相关型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00.
东海西北部中层冷水特征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9~1996年3~6月水温资料,按30'×30'方区统计计算了东海西北部中层冷水的8个示性特征值,并绘制了平面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西北部中层冷水于3月出现,4月形成,5月达到盛期,6月消衰,其生消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出现的海区为28°~31°N,124°E以西(即台湾暖流路径)海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示性特征的时-空分布变化反映出:在形成期,地域性表现充分;在消衰期,反映出中层冷水下方的台湾暖流对它的影响明显;而在盛期,示性特征则为上述的过渡型.这为探讨海洋热、动力因子对其生消机制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